今天(10月25日),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的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幕。
![]()
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来到上海展区巡馆,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总经济师陪同。上海展区以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为引擎,汇聚22家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展示前沿技术成果与创新产品,生动诠释农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澎湃动能。如今,上海正以科技为笔、改革为墨,勾勒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方案”。
近年来,围绕国家战略、都市特色、上海优势等特点,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优化创新生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十四五”期间,上海建成近1.43万亩粮食生产智慧农场,绿叶菜“耕种收”机械化率达66.4%,设施蔬菜产量占全市45%,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超5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居全国前列。通过强化种源研发、生物制造和现代设施农业,培育出节水抗旱稻、中华绒螯蟹“江海21”等全国性主导品种。
![]()
本届农高会上,上海展团位于d馆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展区,展位面积150平方米,展馆采用简洁明快的白蓝几何结构突出“创新”“和谐”“科技感”的整体形象,以实物呈现、模型展示、路演宣讲等形式,推动实验室成果走向田间地头,实现技术落地与产业应用的目标。开幕首日,上海展位前人头攒动。
![]()
现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带来的“沪脆甜6号”甜瓜、优质广适甜玉米新品种“申科甜811”、优质口感番茄“申粉100”等新优品种,上海孰美种业有限公司带来的“申雪甜一号”爆浆牛奶水果玉米新品种泛着淡淡的甜香,还有油润诱人的松林牌上海地产猪肉,引得专业观众、游客等纷纷驻足品鉴。
“从来没吃过这种像水果一样爆浆的鲜玉米,脆脆的、甜甜的,味道很不错。”一位年纪较长的观众在品尝过“申雪甜一号”后夸赞不已,并咨询起购买方式。“除了想买玉米成品的,还有很多经销商来咨询‘申雪甜一号’,他们看中了这个品种的销售潜力。”孰美种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农业生物制造展台边,参展企业也迎来了不少前来交流和购买的专业观众及参展嘉宾。“我们通过合成生物技术首次实现了海藻糖-6-磷酸(t6p)的工业化高效合成,并应用于农业领域,有不少农业相关的专业人士过来了解我们的产品。”上海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
此外,还有不少观众围聚在现代设施农业展位前,围观农业巡检机器人、af305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等智慧农业设备,并发出感慨:“原来农业还能这么智能!”
此次,上海展团聚焦生物育种、农业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三大新赛道,突出展示上海以科技驱动农业新未来的实践,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贡献“上海力量”。
特色种源筑牢农业“芯片”基石。其中,上海海洋大学历时20年选育的“沪苏1号”草鱼新品种,是我国首个草鱼新品种,在相同养殖条件下,草鱼“沪苏1号”新品种1龄、2龄体重增长分别比未选育草鱼至少快19.7%和20.2%,具有明显的生长快且成活率高的优势。
中华绒螯蟹“江海21”具有生长速度快、形态性状好、群体产量高等特点,在产业界有着“大长腿”的美誉。相同养殖条件下,16月龄蟹生长速度比普通蟹提高17.0%以上。“白玉蟹”新品系则具有“透、白、甜”的特点。白玉蟹壳薄,肉眼可见蟹黄蟹膏的发育情况,便于消费者识别好坏。
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选育的“科优9085”超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将水稻中的高产基因与品质基因相聚合,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种植,两年区试比对照增产3.6%,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1%,品质达到农业行业标准一级。
农业生物制造成为绿色转型关键技术。其中,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康码蛋白营养液,富含氨基酸等全营养元素,吸收效率高,能有效缓解土壤障碍与生长受限问题,增强作物抗逆性,减少农药依赖。
上海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生物基pha多生菌脂复配农肥,能够有效激活根际微生物,调控土壤菌群,改善土壤环境。上海泰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农业废弃物(如秸秆)高效生物工程处理,制成生物絮团益生菌包,提高化肥利用率,改良土壤结构,形成从污染源头控制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大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构建了以木霉功能代谢物为核心成分的木霉活性素产品,能够改善土壤,促进瓜果、蔬菜增产10%—20%,提高作物耐盐渍化胁迫能力,与减量30%的化学农药复合使用,对菜枯萎病等协同防效85%—96%。
![]()
智慧农业以数字赋能现代设施。其中,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af305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内置高精度姿态传感器与补偿算法,显著提升作业精度。该系统安装便捷、精度高、噪声低,可适配拖拉机、收获机、植保机等多种农机设备。
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农业巡检机器人,创新采用足式底盘结构设计,显著提升设备在复杂作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通过农业数字模型与图像识别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自动抓拍功能,可精准识别葡萄等典型作物的病虫害状况,并结合智能算法生成科学防治方案,助力病虫害的早期发现与及时干预。
上海垄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i眼镜,实现农作物生长监测、农事操作指导及病虫害识别功能可视化、实时化与精准化,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依赖经验、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痛点,眼镜可实时叠加播种深度、施肥量、灌溉时长等虚拟参数,贴合实际田间地块,使新手农户操作误差降低30%以上。
蔚蓝引擎(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激光除草机器人,可精准气化杂草分生组织,除草效率达人工操作的240倍,亩均除草成本降低80%。其非接触式除草方式兼具广适性与高安全性,契合“零农残、零伤苗、零土壤压实”的需求,为精准农业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为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本市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研发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农高会期间,上海展区还精心策划了6场精彩纷呈的成果路演活动。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现代生物制造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探讨了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创新应用;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详细介绍了《沪上首个“超级稻”“申优28”》,展现了其在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方面的突出成果;上海泰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大农业有机废弃物生物制造和资源化利用于高效农业和水士生态修复》为题,分享了其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实践经验;上海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题为《合成生物赋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精彩分享,展示了合成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第三次农药革命”核心产品:rna生物农药绿色制造》为主题,介绍了其在绿色农药研发方面的最新突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则分享了《让黄鳝住“高楼大厦”——黄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创新成果,为黄鳝养殖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据了解,杨凌农高会创办于1994年,已连续成功举办31届,深受科技工作者、涉农机构、企业和广大农民的喜爱,被誉为中国农业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展会累计吸引来自全国34个省(区、市)以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家涉农企业和科教单位参展,350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参展项目及产品超过19万项。
本届展会通过25项重点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方面的平台功能。上海已连续多年组织参展,通过这一国家级窗口持续输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上海成果”。